盘点:跨境电商三大战略意义和六大趋势-雨果网

跨境电商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互联网+外贸”的具体体现,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规模不再是外贸的决定性因素,多批次、小批量外贸订单需求正逐渐代替传统外贸大额交易,为促进外贸稳定和便利化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相关政策性红利的不断释放,移动互联网、智能物流等相关技术提升快速背景下,围绕跨境电商产业将诞生新的庞大经济链,带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并催生出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企业而言,跨境电商加快了各国企业的全球化运营进程,有助于树立全球化的品牌定位,形成更加虚拟数字化的销售网络,大大降低了生产者与全球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企业可以直接与全球供应商和消费者互动交易,特别是降低了广大中小企业“零距离”加入全球大市场的成本,更多企业享受到全球化红利,有助于推动更加平等和普惠的全球贸易。跨境电商是消费时代的产物,回应了国内消费人群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必将提升消费者福利水平。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76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发达国家水平,国内消费者对更高质量、更安全、更多样化商品的需求更加旺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我国的消费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跨境电商进口以扁平化的线上交易模式减少了多个中间环节,使得海外产品的价格下降。通过大量引入质量品质较好、丰富的海外商品,我国用海外产品培育国内市场,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最终惠及国内消费者。同时,跨境电商使交易流程扁平化,海外产品提供商直接面对国内消费者,能够提供更多符合消费者偏好的商品。近年来,我国跨国电商交易增长迅速,远超同期外贸增速。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交易额达到2万亿,同比增长42.8%,较去年增速提高12.2个百分点。从进出口角度看,去年跨境进口交易额接近6000亿元,较2008年增加16.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9.71%,增长惊人。跨境电商已经成为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上半年交易额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7.3%,较去年底提高2.5个百分点。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也进入急速增长期。去年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从进出口看,跨境电商出口占据绝对比重,进口增长迅速。去年,跨境电商出口交易额在总交易额中的比重为86.7%,跨境电商进口不足15%,这意味着目前跨境出口电商发展快速,而跨境进口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享受到明显的税收优惠(参见表2)。这种进出口结构集中反映了我国仍然是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经济结构。从交易品类看,跨境电商的交易品类较为集中。相关机构研究表明,我国跨境电商品类主要集中在服装服饰、3C电子产品、家居园艺和汽车配件等行业,其中3C电子产品占比高达41.2%。这些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退货率低、便于运输存储等特点突出,适宜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从跨境出口电商贸易对象看,美国和欧盟市场较为稳定,一些新兴市场如东盟、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地区和国家的交易也在迅速增长。当前,美国、欧盟地区、东盟地区成为我国的三大跨境电商贸易对象,交易额分别占到16.6%、15.3%和11%。从用户群体来看,我国跨境电商用户主要由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群体构成,艾瑞咨询的研究显示,跨境网购用户中25—35岁群体占比高达65%,其中25—30岁群体占比达39.7%,高于境内网购用户群体6.4个百分点,跨境电商用户更趋于年轻化。这类群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较高,对互联网购物非常熟悉,同时部分高收入群体愿意为质量较高的国外产品支付更高价格,对跨境电商的接受程度较高。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与强力的政策支持密切相关。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以释放市场活力、牵引产业升级为核心思路制定出台指导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的支持政策,指导地方开展试点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各级地方部门纷纷出台配套措施,细化中央支持政策,努力积累跨境电商发展的先发优势。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将跨境电商视为带动产业升级、打造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层面连续出台数个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6号),在海关监管、检验检疫、进出口税收、支付结算等多个方面提出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有力举措。?各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营造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良好环境。按照适应跨境电商发展要求、提高监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的总体要求,有关部门从海关监管等多个方面出台细化的支持措施。海关监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提高通关效率,海关总署要求对跨境电商监管实行全年365天无休息日,优化跨境电商海关进出口通关作业流程,货到海关监管场所24小时内办结海关手续。部分城市海关正在研究跨境电商出口商品简化归类的可行性。海关总署完善海关监管方式代码,推动将跨境电商纳入合法框架。检验检疫流程不断简化。进一步普及质检“单一窗口”和负面清单,如浙江省出台《关于明确跨境电商检验疫工作的指导意见》,实行全备案与全申报,简化检验检疫流程,针对直邮和保税进口采取了不同监管方式。进出口税收体系不断优化。按照更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方向,对进口商品实施结构性减税,降低大众消费品进口税。按照减轻企业税负的方向,进一步降低电商税负,落实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退税或免税政策;对在保税区内从事加工出口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给予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优惠政策。今年8月,国务院宣布进出口收费只降不升,国税总局宣布了16项措施提高出口退税效率。支付结算限制不断放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近几年出台相关文件规范跨境支付,进一步放宽外汇限额,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更加便利化,如2015年出台《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详细规定了跨境支付企业的资质认可、支付业务和试点流程。通过让电商平台、物流企业以及试点支付公司,和海关等监管部门实现系统对接,出口电商企业按需结汇。目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跨境电商试点,其中郑州、杭州、上海、重庆、宁波、广州、深圳、天津等试点地区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综合业务试点,部分城市开展出口业务试点和直购进口业务试点,广州、南京、西安、沈阳等海关,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统一版系统”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试点。随着跨境电商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将为下一步政策的精准出台和推广提供鲜活经验。从进口看,随着新兴市场如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不断加入,以及互联网技术普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策不断放开,我国出口电商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展。研究表明,随着国际人均购买力不断增强、网络普及率提升、物流水平进步、网络支付改善,未来几年我国跨境电商仍将保持3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2017年交易额将达到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0%左右。去年我国跨境电商中出口占比达到86.7%,考虑到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动摇,预计出口电商占比仍将保持在80%以上,2017年将达到6.64万亿的规模。随着我国进出口税收体系的进一步理顺和进口物流配套的持续升级,按照更多进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向,预计未来3年,跨境电商进口的份额占比可提升至16.2%左右,将成为跨境电商的重要增长点。由于历史因素和体制机制不完善,海关对邮包的综合抽查率较低,难以对每个邮包进行拆包查验货值和商品种类,大量的海淘快件邮包实际上不征税,直接导致我国跨境电商还存在不符合条件商品利用政策漏洞的灰色通关现象。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扩大,开正门、堵偏门,将灰色清关物品纳入到法定行邮监管的必要性不断增强。同时,跨境电商阳光化有助于保障正品销售、降低物流成本、完善售后制度,是未来跨境电商发展的必然方向。未来随着跨境电商试点阳光化继续推进,监管经验不断累积丰富,使阳光模式流程化、制度化。保税模式是商家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可能热卖的商品通过海运等物流方式提前进口到保税区,国内消费者通过网络下单后,商家直接从保税区发货,更类似于B2B2C。相比于散、小、慢的国际直邮方式,保税模式可以通过集中进口采用海运等物流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商家从保税区发货的物流速度较快,几乎与国内网购无差别,缩短等待时间从而有更好的网购体验。从监管角度讲,保税模式也有利于提高税收监管的便利性。虽然保税模式会对商家的资金实力提出更高要求,但目前来看保税模式是最为适合跨境电商发展的集货模式,也是国内电商平台选用的主要模式。同时也要看到,通过保税模式进入仓库的货物能以个人物品清关,无需缴纳传统进口贸易17%的增值税,可能会对传统进口贸易带来冲击,监管部门也正在摸索着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政策。而自营类企业由于需要先采购海外商品,对企业资金实力和选择商品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其综合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正品保障、售后服务响应迅速等方面,对母婴用品、3C、服饰等等标准化、易于运输的重点消费产品,如果自营类企业能够把握市场热点,能够在细分市场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综合考虑,下一阶段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方向应是“自营+平台”类型企业,融合产品丰富、正品保障等多项优势。我国跨境物流体系不完善,配送周期过长,以出口为例,从国内到美国和欧洲一般要7-15天左右,到南美、巴西、俄罗斯要25-35天左右,相比于国内网上购物3天左右的物流时间,等待时间过长严重影响购物体验。同时,部分境外地区难以追踪物流,包裹破损甚至丢失的问题也经常出现。由于跨境电商B2C的单件体量小,较为依赖航空运输,导致物流价格偏高。目前物流费用大约占到我国跨境电商企业销售费用的25%,成为跨境电商利润的主要吞噬点。由于跨境电商是跨越国界的,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如果管辖权的认定存在争议,我国现行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很难保障消费者的跨境电商消费权益,将提高消费者维权的成本。如当前大量进口的母婴用品和食品,国内商品标准与海外商品标准存在一定差异性,以跨境包裹形式入境后很难进行完全的检疫检测,可能会带来商品使用问题食品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涉及较多人数的事故,国内消费者很难通过国际诉讼获得赔偿。考虑到跨境电商消费的物流成本较高,跨国退换货难度也较大。海关监管方面,跨境B2C电商全面放开之后,小规模B2B和B2C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交易频次的增加带来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等方面服务工作量的几何级增长,这增加了监管难度,对海关监管能力提出了很大挑战。统计方面,由于现有监管力量很难对每个邮包进行核定,很多邮包的价值与申报不符,使得贸易统计数据难以反映真实交易情况。目前跨境贸易电商主要是以快件为主,卖家无法提供报关单,大部分卖家无法享受到退税政策。货物属性认定与税收制度的冲突日益明显,以B2C进口为例,商品需要征收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而被视为个人使用的物品只需缴纳远低于商品税收的行邮税,由于实际操作中只能依据数量多少来分辨商品和自用物品。这种操作方法在跨境电商兴起之前还未有太大影响,但随着跨境电商B2C规模的日益壮大,海量的小批量物品成为流通商品,给税务界定带来很难困难,支付结算是涉及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是跨境贸易电商的核心环节。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由于系统故障导致支付信息丢失,更为重要的是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问题。艾瑞调研数据显示,2012-2013年中国网民在决定是否使用跨境支付方式时受到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中,安全因素的占比最高,达到了36.1%。这突出显示出跨境电商的支付安全是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