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审计局 谭新民、殷铜山、陈光千审计成果,从微观的角度上讲,就是审计人员在依法进行独立审计监督时,按照审计程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取得的工作结果,这一结果体现的载体就是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报告中披露的问题,审计机关依法作出审计决定、案件移送、专题专报,督促被审计单位对存在的问题限期加以整改,从而达到审计成果的利用与转化。从宏观的角度上讲,就是审计机关对季度或年度安排审计完结的项目进行综合分类,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向政府提交综合审计结果报告,建议出台具体规章制度或文件,规范资金“阳光操作”,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从审计内部的角度上讲,就是审计机关对完结的审计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对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具体审计方式、审计方法及审计理论成果及时书面材料加以总结推广,对今后的审计工作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一、审计成果利用的现状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成果的利用渠道概念模糊,审计成果的使用者是谁?怎样利用审计成果发挥审计效应?需要审计机关及广大审计人员有清醒的认识。在我国,现时审计成果利用的现状就如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的:“粗加工多、深加工少、精加工更少,初级产品多、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少、满足需要的高端产品更少”。正因为如此,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创新审计成果利用机制”理念,从思想上转变单纯的为审计论审计、就问题说问题的现象。长期以来,县级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年初下达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分口实施,审计项目完成后,对存在的问题取证,出具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然后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向政府或上级审计机关写出审计报告或审计调查报告,然后审计案卷归档交档案室封存,大量的审计信息资源闲置,没有深加工、精加工,审计成果得不到有效的转化和利用。二、审计成果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审计成果在现实的开发利用转化中存在如下问题:(一)缺乏综合分析,审计成果难以提炼。基层审计机关要集思广益,科学立项。要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实际,广泛调研。立项,不贪多,不求全,量力而行,选准几项重大项目,集中力量,重点主攻,确保实效。一个好的项目计划,将是审计成功的第一步。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的现状就是各业务科室年初拟定一个项目计划,然后交局机关汇总,报政府审批同意实施。虽然有计划,但都是单一性的,不能体现审计机关的整体成效,也就是说,审计成果分散在各个具体的审计项目中,不能提炼出来,转化为真正的、具有影响力的审计效应。2013年,我县审计工作综合情况报表显示:当年度完成审计项目15个,审计查出主要问题资金11.28亿元,其中管理不规范金额10.65亿元,占全部有问题资金的94.4%,这些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分散在各个具体的审计项目中,各专业科室在审计报告中只反映了某个具体单位管理不规范的资金问题,出具审计决定时,从微观的角度要求被审计单位整改,没有达到审计所要的整体效果。审计应从机制、体制方面,揭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对该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专题报告向政府汇报,从根本上提高了审计报告的利用率,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二)缺乏审计质量,审计成果难以体现。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从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决定、情况报送、整改落实、信息反馈等一系列环节无不与审计质量息息相关。一是审前调查“关”流于形式。审计项目开始实施后,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审前调查,现在的审计项目往往是一个行业、一个集团、一个项目、一类资金,点多面广,情况十分复杂,对于一些重点审计项目,更要花足够长的时间搞审前调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被审单位的总体情况、业务流程,掌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审前调查未能正常开展,一个项目计划制定后直接下发通知书,省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三章规定的进行审前调查和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两个环节,审计组为了应付审计档案归档的完整性,能在项目中体现审前调查和审前实施方案,往往在项目完成后套用模板而成。对于审前审计调查的内容,按照《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的规定包括如下几项: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职责范围或者业务经营范围;银行账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的纸质和电子会计资料;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出具的审计报告;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情况;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相关的重要会议记录利有关的文件;与审计上有关的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其他需要了解的其它情况等。实际工作中,审前调查的内容就是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财务收支状况,资产负债情况,没有突出反映业务流程,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审前调查流于形式,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摸石头过河,审到哪里算哪里,没有一个指导性的方案,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时间到,任务完,这样的审计方式如何谈及审计质量?二是审计实施“关”流于框框。在审计过程中,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开展项目审计是一个基本要求,但一味死扣方案却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方面,每个被审单位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具体实施审计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情况审计方案没有涉及,审前调查中也不可能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缺乏随机应变调整工作思路和审计重点的能力,在条条框框内运作审计。另一方面,审计实施中涉及面很宽,所发现的重要情况有可能不是被审单位的,审计人员认为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无关,放弃延伸审计调查的机会,缺乏审计质量,审计成果难以体现。三是审计创新“关”流于表象。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原因,基层审计机关人员老龄化严重,更新换代缓慢,审计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现有老审计不求上进,习惯于安逸的生活和工作,不愿意去主动学习新的审计手段方式方法和法律法规,甚至排斥新思维,从而难以掌握现代化审计手段,对于业务数据库庞大的单位,不能运用计算机审计去筛选严重的违纪违规问题,往往这些问题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如违规享受农村低保、城市低保、大病医疗救助等问题,靠传统的手工审计,无法得出审计结论。有些审计项目即使运用了“AO”审计,都是被迫完成上级审计机关的硬性任务,审计创新流于形式。(三)缺乏审计披露,审计成果难以转化。审计披露,就是审计机关进行的审计结果公告,将本单位审计成果公之于众,让人民知晓。朱镕基总理在任时就采纳审计署的意见,开始试行审计结果公告,到温家宝总理时期的“审计风暴”,都是为了让审计结果公之于众,以检查督促审计结果得以执行。虽然审计披露已走过近20个年头,但是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披露方面做得还不够,甚至是零披露。由于担心泄露审计机密或者其它在审计过程中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秘密,基层审计机关通常的做法是在项目完成后就进行项目档案整理归档,报送档案员处登记以后放在档案室中束之高阁,落地无声,毫无作用。对于项目的审计结果百姓群众有权知晓,只有百姓知晓才能更好地发挥好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作用,才能治愈“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顽疾。基层审计机关出于维稳的需要,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仅是单一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报送相关审计信息,隔断了群众知情渠道,抱着此种心态的审计究竟是为谁而审,为谁而计?在此种心态下的审计成果何以转化?缺乏群众监督力量的审计谈何转化?(四)缺乏后续监督,审计成果难以发挥。后续审计监督,是监督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和审计建议采纳等审计成果利用的基本要求,也是整个审计流程中最后一环,也是检验审计成果能否利用的最重要一环。现阶段,由于审计机关隶属于同级政府,在财力和人事上都受同级政府的组织和安排,缺乏独立性,基层审计机关能否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由于政府财力不够,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项目上往往重视审计罚款,忽视审计后续监督。这造成了今天审计行当中“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怪现象。衡量一个项目的好坏不是在于被审计单位是否按照审计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而是在于罚款有多少。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不仅有地方审计机关在执行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业务流程上存在着偏差,也与地方审计局机关主要领导安排项目贪多求全有关,往往重视审计数量而忽视了审计质量与审审计效果,篡改了审计的宗旨,审计成果难以发挥。(五)经济责任审计成果“零”利用。经济责任审计,客观条件决定了审计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层审计人员深有感触。从主观因素看,除有关领导重视不够外,更重要的是受审计人员的素质限制,就财务审计论经济责任审计,与其说是经济责任审计,倒不如说就是财务收支审计,没有实质性内容,是在让人难以运用。一是计划安排的“受托”性。组织部门安排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缺乏对被审计对象及所在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盲目下达审计委托书,要求审计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审计工作任务,一般一审三年,甚至更长年限,审计事项顾此失彼,很难拿得出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二是审计人员的“局限”性。目前,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人员老化、没有复合型人才,缺乏积极探索,用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工作事项,如工程领域、医药领域、环保领域、采购领域、招投标领域、土地出让及招拍挂领域,如果仅仅就财务收支审计代替经济责任审计,那么,上述列举的诸多领域就会成为“空白点”。要想完成各个领域的审计,审计人员的素质难以保证,对有些问题的审计可以说是“对牛弹琴”。何谈审计质量与深度?更谈不上审计成果。三是项目实施的“脱节”性。中央五部委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其目的就是要加强领导,审计联合进点,各负其责,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顺利实施。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堵塞“带病提拔”的漏洞。组织部门根据审计结果,为提拔干部提供依据,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要对被审计对象实施“问责”。我县经济责任审计局成立以来,审计联合进点的问题出现脱节,组织部门只管下审计委托书,纪检部门没有参与审计,审计项目完成后,没有召开联席会议,审计报告送组织、纪检部门没有回音,忽略了对审计结果的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成了一张“外壳”,嘴尖皮厚腹中空。四是先离后审的“常规”性。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提出“先审后离”的观念,就是要突出审计的时效性、权威性,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先离任后审计的多,似乎形成了一种“常规”,“先审后离”的原则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形同虚设。审计结果成了“马后炮”,尤其是新官不理旧账,使审计意见、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等审计成果难以落实。三、开发利用审计成果的对策加强审计成果运用,是提高审计服务水平的需要。多年来,县级审计机关也采取多种措施、多种途径深度开发利用审计成果,努力提高审计成果的转化水平、利用水平和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提高审计执法监督地位和社会公信力。为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审计成果的利用也要适应社会发展,拓宽渠道满足审计成果的开发与利用,为此审计机关应采取如下措施,力求审计成果利用最大化。(一)多措并举扩大审计公开,提升审计影响力。县级审计机关作为审计机关的最基层,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这也是县级审计机关最大群众优势和社会基础。所以基层审计机关应该拓宽渠道,实行政务公开,引起社会关注,民众参与,调动社会的力量问审于民,监督于民,提升审计影响力。(二)提炼审计成果,拓宽运用范围。基层审计项目,往往一个项目反映一个单位、一项资金、一个建设项目等某一方面的问题,就事论事,多个项目反映多个问题,应组织人员对本年度的项目进行综合性分析,形成年度项目综合性报告,报同级人大和政府,并主动向社会公开,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为审计机关制定下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指明了方向与重点。创新审计组长联席会议制度,对本年度的审计项目进行综合性分析,提炼审计成果,形成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分析报告和经验材料,指导后期审计工作,达成资源共享的效果。(三)注重审计调查,提高审计质量。随着现代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传统的审前调查已不能适应“综合型”、“集团型”的大规模审计工作的需要,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随着项目开展的深入,往往会遇到新的棘手问题,这就需要审计人员通过多方途径,采取时间推理、数据推理、外部环境推理、业务流程推理等各种逻辑推理的办法,继续实施“审中”调查,把审计调查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使审计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四)加强人员储备,运用现代化审计手段。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就是自身力量不足,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只进不出,人员流动慢,编制控制死,在人员新老更新上严重滞缓,现有的老审计员不能适应现代审计方式方法手段的更新。因此,要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这是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对人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优化组合,大力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更好地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积极争取,拓宽人才渠道,增加各方面年轻人才,特别是计算机和法律方面人才的引进,以解决与现代化审计手段方法脱钩和审计法律法规更新的紧迫问题。同时审计机关对于引进的年轻人才要给予必要的生活关照,提供必要的职位晋升渠道,使他们能够进的来留得住,真正成为审计后备力量。(五)多方联动,加大审计案件的移送查处力度。近几年各级审计机关向纪检、司法机关移交了大量案件,但据了解,很多案件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没有得到查处。因此,不能止步于案件移交,审计机关要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沟通协调,发挥各方优势,资源共享,切实遏制经济领域的贪污腐败损失浪费的问题。应该利用审计监督的优势,考虑与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社会评审员制度,制定议事规则,明确议事范围和内容,确定社会评审员工作职责,让社会参与审计监督的全过程。切实做到阳光操作审计,使审计成果利用的最大化,真正发挥审计部门反腐的“推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