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人民政府

清涧县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延安、榆林交界及无定河、黄河汇处。地处东径109°55′27"-110°38′50",北纬36°57′30"-37°25′,东西长95 Km,南北宽55 Km。全县总面积为188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91%,占榆林市总面积的4.31%。神延铁路、210国道穿境西而过,渭清公路、210国道交汇于县城。清涧地处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端。地理坐标东径 109°55’—110°38’,北纬36°57’—37°25’。东临黄河与山西省石楼、柳林2县隔河相望,西滨子长,南接延川,北靠绥德,西北与子洲毗邻。神延铁路、210国道穿境而过。清涧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生息,先秦时称为“全秦要户”。北魏太和11年首次在境内设朔方县,而后多次更名移址。唐贞观年间筑宽州城,宋康定元年改宽州为“青涧”,金大定22年改设为县,明洪武4年改为“清涧”。明、清、民国年间先后隶属绥德州、延安府、榆林道。1935年1月成立清涧县苏维埃人民政府,1940年2月正式解放,成立清涧县人民政府。清涧,乃华夏发祥地一域。先民开拓,已逾万载。得山水清气,集天地灵风。闾中英才辈出,灿灿若河汉。尤以近世,内尤外患,社稷危难之际。邑里奋起仁人志士,以万千计。驱靼虏,传马列,唤民众,举工农武装;除军阀,扫劣绅,抗倭顽,夷蒋氏王朝。以身殉国,血洒疆场者,十有六七。血与火辉煌秀美山河,生与死壮丽巍峨图腾。惠爱沐四方膏雨,讴歌扬万里仁风……《路遥纪念馆》于2009年8月动工,由清涧县文体事业局牵头实施,陕西万象灵动环境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布展,冯骥才题写馆名。场馆总占地面积5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平方米。馆内展厅分为“困难的日子”、“山花时代”、“大学生活”、“辉煌人生”、“平凡的世界”、“永远的怀念”六部分,共展出和收藏路遥生前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音频视频等珍贵实物及资料600余件(张)路遥(1949年~1992年),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路遥是当代著名作家,原名王卫国,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人。路遥纪念馆就修建在路遥故居的正对面。纪念馆内一座雕塑诠释了他的一生,讲解员介绍说:“这本书上写着路遥最著名的两部作品的名字,《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雕塑中牛拉着书奋力向前,寓意着路遥一生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精神。”本书是路遥的年谱初编,以年代为主线,采用大量一手资料,生动呈现出作家路遥不平凡的一生。本谱广泛利用谱主的著述、信札、序跋等材料及谱主同仁、朋友的回忆文章等,以资料翔实著称,史实丰赡翔实,考证谨慎缜密,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